胡莱三国官职(胡莱三国官职一览表)

2024-10-25 投稿:潭扬
摘要:0.白衣1.校尉2.军粮御史、黄门令3.议郎、建武将军、光禄丞4.昭德将军、郎中、谏议大夫5.折冲将军(征兵获得士兵数加倍)、治书执法(援助获得经验增加2点)、偏将军(征税获得金钱加倍)6.羽林监、振武将军、镇军将军。

胡莱三国官职一览表

0.白衣 ;
1.校尉 ;

2.军粮御史、黄门令 ;
3.议郎、建武将军、光禄丞 ;

4.昭德将军、郎中、谏议大夫 ;
5.折冲将军(征兵获得士兵数加倍)、治书执法(援助获得经验增加2点)、偏将军(征税获得金钱加倍) ;
6.羽林监、振武将军、镇军将军 ;
7.牙门将军、中常侍、黄门郎 ;
8.护军将军(强化武器时成功率增加10%)、御史中丞(强化所有装备成功率提高5%)、镇军将军(强化马时成功率增加10%) ;

9.侍中、奋武将军、散骑将军 ;
10.奋威将军(步兵攻击力上升3%)、尚书令(骑兵攻击力上升3%)、辅国将军(弓兵攻击力上升3%) ;
11.司空、军师将军、翊军将军 — 12.司徒、后将军(训练士兵速度提高5%)。
胡莱三国官职排名

1、文官:丞相 太尉 光禄勋 大司农 廷尉 卫尉 尚书令 大鸿胪 太仆 太常 1御史中丞 1执金吾 1少府 1侍中 1散骑常侍。

2、武将官职: 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卫将军中郎将八校尉: 分别是长水校尉、屯骑校尉、越骑校尉 、步兵校尉、射声校尉、中垒校尉、胡骑校尉、虎贲校尉。东汉时,省中垒校尉、胡骑校 尉、虎贲校尉。

3、分别是长水校尉、屯骑校尉、越骑校尉、步兵校尉、射声校尉、中垒校尉、胡骑校尉、虎贲校尉。东汉时,省中垒校尉、胡骑校尉、虎贲校尉。到三国时期,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,最后沦为低级官员。

三国武将官职大小顺序

1、大将军:武将之首,其官职位比三公,有时在三公之上,有时在三公之下。

2、骠骑将军:位在大将军之下,比三公。

3、车骑将军:位在骠骑将军之下,比三公。

4、卫将军:位在车骑将军之下,比三公。

5、中郎将:汉朝武官的级别分:将军、中郎将、校尉三级。

由于将军并不常置,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,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,品秩为“比二千石”,掌管皇家卫队,属光禄勋管辖。

6、校尉: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,品秩为“比二千石”。

在汉代设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。到三国时期,有军功者越来越多,大量被封为将军,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。

7、八校尉: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屯兵八校尉,分掌中央军队。

分别是长水校尉、屯骑校尉、越骑校尉、步兵校尉、射声校尉、中垒校尉、胡骑校尉、虎贲校尉。东汉时,省中垒校尉、胡骑校尉、虎贲校尉。

到三国时期,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,最后沦为低级官员。

8、四军将军:即前将军、左将军、右将军、后将军。周末始有,汉朝时并不常置,汉末群雄迭起,四军将军才以重号将军(即高级军官)的名号屡屡出现。

9、四征将军(四征大将军):重号将军名称,即征东将军、征南将军、征西将军、征北将军。汉魏间始置,位次三公,在卫将军之下。

10、四镇将军(四镇大将军):重号将军名称,即镇东将军、镇南将军、镇西将军、镇北将军。汉魏间始置,位次三公,在四征将军之下。

11、四安将军:重号将军名称,即安东将军、安南将军、安西将军、安北将军。东汉时有此名号,位次三公,在四镇将军之下。

12、四平将军:重号将军名称,即平东将军、平南将军、平西将军、平北将军。汉魏间始置,位次三公,在四安将军之下。

13、大都督:曹魏置,第一品,不常置,属加官。加此官者,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。吴同魏制。蜀置中都护,统内外军事。

14、都督:东汉末年始置。因各杂号将军之间并无隶属关系,故设都督一职,督管几路军队,为军事统帅。后以“都督某州军事”,掌管驻扎在该州的所有军队,并兼管该州民政,权力非常大。

15、上大将军:孙权封陆逊为上大将军。后吕岱亦任此职。

16、杂号将军:汉魏时期,有军功者比比皆是,授予官职的难度加大。因此常在“将军”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,这种名号并无一定,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,因此称为杂号将军。


免责声明:伙伴游戏网发此文仅为传递信息,不代伙伴游戏网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

同时文中图片应用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3845475689@qq.com.

网友评论

(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)

查看更多评论>>